|
登录注册 |
☦ 北师大bbs > 五湖四海 > 浏览当前帖子 | 最新帖子进站窗口排行在线会员隐藏左侧栏 |
鲁讯与北师大 | |
【返回本版】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 浏览量 1292 回帖数 0 |
![]() |
晴天mcy 等级 ☆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33:46 编 辑 |
|
鲁迅与北师大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历史上,鲁迅先生的长期活动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页。从1920年秋季开始,直到1926年8月26日离开北京南下为止,整整6年的时间,鲁迅分别在北京高等师范校园、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校园、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在这6年的时间里,鲁迅在日记中提到北师大就达304次之多。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先生就是女师大的学生。 1923年7月,鲁迅担任女师大国文系小说史科兼职教员,讲授《中国小说史略》。在讲课时,他始终贯穿以革命的批判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小说认识□□。 1926年3月18日,为了抗议日本帝国主义悍然侵犯我国主权的强盗行径,女师大学生会主席刘和珍和杨德群在前往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请愿时殉难。得知这一噩耗后,鲁迅极为愤怒。3月25日,他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参加了刘和珍、杨德群烈士的追悼活动,并在几天之后的4月1日,写下了着名的《纪念刘和珍君》。刘和珍的同学、女师大学生会总干事许广平,正是在这种血与火的斗争环境下,和鲁迅走到一起。1932年11月,已定居南方的鲁迅回到北京,来到北师大东南楼前花圃西侧的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前,再次怀念自己的学生。那天,他在北师大发表了着名的《再论第三种人》的演讲,由于听众多达2000余人,北师大风雨操场无法容纳,不得已只好移至露天广场。广场中央放了一张红漆大方桌,已经52岁的鲁迅一跃登上方桌讲台,指出“大众需要自己的文艺作品,新兴文艺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任何方法也阻挡不住的”。这是他在北京所作5次演讲中规模最大、听众最多的一次。 鲁迅在北师大工作的6年,也正是他前期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阿Q正传》、《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坟》、《两地书》、《彷徨》、《野草》、《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都是在这段时间里完成的。 |
1 |
论坛帮助 会员认证删帖申请 联系我们 |